《光明日报》是中共中央直属的一张历史悠久、独具特色的全国性、综合性日报,在国内外有着广泛的影响。8月16日,银川科技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伏晓春撰写的文章《打造文化兴盛沃土 凝聚乡村振兴合力》在光明日报客户端刊发。
伏晓春,中共党员,副教授,银川科技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全国思政课优秀教师、宁夏“十三五”高校教学名师、宁夏优秀思政课教师、宁夏社会组织优秀党务工作者、宁夏青年讲师团成员、宁夏教育系统党史学习教育宣讲团成员、首批宁夏高校“双带头人”教师党支部书记工作室负责人。个人荣获省(厅)级以上奖励8项;荣获最受学生欢迎教师、教学基本功大赛一等奖、教坛新秀等校级以上奖励26项;指导学生荣获大学生讲思政课全国三等奖、“学宪法 讲宪法”活动知识竞赛宁夏赛区高校二等奖、宁夏第七届“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主赛道银奖等省部级以上奖励9项;主持共青团中央“青马工程”专项课题1项、主持宁夏高校本科质量工程项目3项、主持自治区级在线课程建设项目2项、主持自治区级党建规划课题2项、主持宁夏高校“思政课程”精品项目1项、主持宁夏回族自治区学校“三进”工作示范项目1项、主持宁夏自治区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1项;公开发表论文10余篇;主编并正式出版教材5部。
打造文化兴盛沃土 凝聚乡村振兴合力
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文化兴国运兴,文化强民族强,没有文化的繁荣兴盛,就没有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宁夏回族自治区十三届党代会从实际出发,围绕宁夏乡村振兴发展目标,提出了打造宁夏乡村文化兴盛沃土的发展思路,通过促进乡村文化的繁荣兴盛,加快宁夏乡村振兴,为全面建设经济繁荣、民族团结、环境优美、人民富裕的社会主义现代化美丽新宁夏“聚民心、壮筋骨、强力量”。
乡村文化兴盛之于乡村振兴,是互为表里,相互促进的关系。乡村文化兴盛有利于促进乡村产业融合发展。乡村振兴产业是基础,产业兴旺是中国广大乡村实现现代化的必由之路,是广大村民成为“令人羡慕的职业”的坚实基础。乡村的产业兴旺是将乡村各个生产要素融入到产业中,实现一、二、三产业联动,融合发展。实现产业兴旺离不开文化的兴盛,试想一下,一个不懂技术、不懂管理、与现代社会发展严重脱节的农民怎能做到“兴旺”?产业兴旺需要农民掌握现代科学知识,精湛的农业生产技术,现代农业管理方法。而这一切的所谓“掌握”,说到底都是文化的表现。只有重视乡村文化建设,使乡村文化兴盛起来,乡村产业兴旺才能落到实处。
乡村文化兴盛有利于形成乡村生态新风尚。乡村振兴背景下的生态宜居,是为人们打造美丽环境的关键。乡村既是各种农产品的生产之地,也是生态脆弱之地,任何一种“过激”的行为,都有可能把乡村变成 “脏乱差”。要发动广大村民保护自己的美丽家园,就需要文化的支撑,逐步形成健康向上、掌握各种文化知识、按照科学办事的氛围,才能有效保护好自己的家园。
乡村文化兴盛有利于深化对乡风文明认同感。乡风文明是乡村振兴的重要内容,乡风文明建设,首先是乡村文化的建设,通过优秀传统文化、核心价值观、乡规民约增进广大村民羞耻心、价值观、认知感,乡风文明才能建立起来。文化是文明的基础,文化丢失了,文明也就不存在了。古往今来,乡村承载着无数乡民难以割舍的文化情怀,无论走到哪里,乡愁别绪总在心头,就是因为乡村的文化和文明成为挥之不去的心头记忆。因此,只有大兴乡风文化,乡风文明才能建设起来,村民才能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的文明村民。
乡村文化兴盛有利于提高乡村治理能力。乡村振兴战略中的“乡村治理”是增进乡村凝聚力,提高村民的认同感,形成良好社会风尚的重要手段。实现乡村“治理有效”,就需要从乡村文化入手,因为村民世世代代生活在守望相助的家族、邻里的关系中,对于复杂的法律条文不一定熟悉多少,但对于祖辈流传下来的村规民约却是耳熟能详。发挥村两委班子的带头作用,以身作则、率先垂范,公平公正地处理好村民的每一项事务,用文化的温度和热度感染每一个村民,让村民感受到自身的存在感,这样的乡村治理才能达到效果。
党的十八大以来,宁夏回族自治区党委、政府高度重视乡村文化兴盛,先后制定了《关于加快推进文化小康助力脱贫富民和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意见》《关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意见》等政策措施,对乡村文化兴盛战略进行了整体部署,取得了明显成就。一是通过项目活动传承创新传统乡土文化。围绕“如何深入挖掘继承创新优秀传统乡土文化,让有形的乡村文化留得住,让活态的乡土文化传下去”主题,对全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工作情况进行了全面督查,摸清了底数,掌握了实情,完善非遗名录体系,加大对非遗代表性传承人资助力度,对国家级代表性传承人每人每年给予2万元补助,将自治区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补助标准从每年3000元提高到5000元。开展“文化和自然遗产日”集中宣传,启动文化和自然遗产日宣传展示展演系列活动。实施中国非遗人群研培计划,举办杨氏家庭泥塑、宁夏小曲培训班,加大非遗交流展示力度。二是深入挖掘特色文化资源,鼓励文化能人、民间艺人带动贫困地区群众学习传统手工艺赚上“文化钱”,促进“富口袋”。采用“公司+农户”的模式,加大对贫困地区群众的实用技能培训力度,面向贫困地区开展剪纸、刺绣、麻编等手工艺培训,带动开拓市场、扩大销售,促进贫困地区群众就业增收。加快完善乡村公共文化服务设施建设,从2017年起,每年下发600万元资金支持新建10个标准化乡镇综合文化站,截至2022年底已经建成10个综合文化站。疫情发生后,自治区党委、政府和财政、文旅部门依然多方筹措资金,立项了12个乡镇的综合文化站建设项目,2022年底资金全部到位。三是深入实施文化惠民工程。持续开展“塞上儿女心向党”“中华一家亲”“齐心奔小康”“三下乡”“欢乐宁夏”“颂歌唱宁夏 共筑中国梦”“戏曲进乡村”和“戏曲进校园”等活动,满足村民的精神文化需求。四是以发展乡村旅游推动乡村文化兴盛。加强顶层设计,统筹乡村旅游发展。自治区文化旅游厅先后编制了五市乡村旅游发展规划和乡村旅游示范点发展规划,编制完成了《宁夏六盘山旅游扶贫发展规划》,联合14个部门制定下发《促进乡村旅游发展提质升级行动方案》。从2018年开始,自治区财政每年安排旅游发展专项资金,优先用于乡村旅游基础设施建设与重点项目,重点扶持列入国家序列的72个旅游扶贫重点村。从2018至2022年的四年来,自治区财政等相关部门共安排专项资金1.3亿元,用于乡村旅游基础设施建设。制定行业标准,规范乡村旅游经营。出台了《宁夏回族自治区星级农家乐等级评定管理办法》《宁夏回族自治区农家乐旅游服务质量等级划分与评定》(地方标准)以及农家乐旅游协会章程、管理制度和工作制度,把分散的农家乐资源整合成为规模实体,不断提高服务质量和管理水平。五是实施“十百千万”工程,打造十大特色产业示范村。截至2022年底,10个特色产业示范村已基本建成并接待游客。其中永宁县闽宁镇原隆村、盐池县高沙窝镇兴武营村、泾源县大湾乡杨岭村、西吉县吉强镇龙王坝村,已成为深受游客青睐的休闲度假热门村,为建设美丽村庄、特色旅游村庄发挥了示范带动引领作用。六是健全社会力量参与机制,建设乡村旅游信息化网络平台。大力支持有条件的乡村旅游重点村和农家乐积极发展智慧乡村游,加大业务培训,到2022年底,培训各类乡村旅游从业人员1000余人,乡村旅游和旅游扶贫成效明显,全区共有星级农家乐362家,全国乡村旅游重点村9个,特色产业示范村10个,直接从业人员超过1.5万人,带动就业10万余人。
新时代、新征程,打造文化兴盛沃土,凝聚乡村振兴合力,可以在以下几个方面下功夫。
一是以乡村产业结构升级推动乡村文化兴盛。坚持农业生产也是文化活动的理念,将村民生产生活作为文化遗产加以开发和保护,使其成为民俗文化、旅游观光的重要资源。二是加快补齐公共文化设施短板,让乡村有文化。大力实施乡镇综合文化站的标准化建设,对于部分建成时间较长、设施陈旧老化的乡镇文化站进行维修改造和功能提升。扶持农民文化大院特色化、民间文艺团队多样化发展。推进数字公共文化建设,逐步建立县域公共数字文化综合服务平台。三是加强对村民的精神价值引领。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乡村文化结合起来,融入到村民的生活实践当中去,构建一套新的符合时代要求的行为规范体系,摈弃陈规陋习和不良风气。四是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我国是发展中国家,农民依然是最多的人口,使广大农民遵守、认同核心价值观,就会稳定社会人心,形成良好的社会风尚。只有加强对广大村民的教育,让核心价值观入脑入心,才能形成风清气正的社会环境,才能为乡村振兴战略提供文化支撑。五是发展壮大乡村文化富民产业,让乡村有文化产业。积极鼓励各地依托特色文化资源发展富民产业,扶持剪纸、刺绣、农家休闲游等文化产业发展,建立辐射带动与利益联结机制,带动农村人口就业增收。建立文化企业信息库,争取中央、自治区文化产业专项资金,加大对农村特色文化产业发展的支持力度。建设各级非遗生产性保护示范基地,支持扩规提质增效。积极引进成熟、知名企业参与传统手工艺品的创意研发和销售,指导文化文物单位开发文化创意产品。着力推进乡村文化旅游融合发展,推动特色城镇、传统村落、文化街区建设,开展特色演艺、非遗展示进景区,促进传统民俗节庆与旅游深度融合。六是加强乡村文化队伍建设,让乡村有文化人才。大力推进人才支持计划、“阳光工程”农村文化志愿者行动计划和“圆梦工程”农村未成年人志愿服务行动等,选派优秀文化工作者、乡土文化人才到乡村基层开展文化志愿服务。实施“一员三能”工程,加强文化创意人才和经营人才培训,着力培养一批农村紧缺的文艺人才和公共文化服务人才。七是有效占领乡村文化阵地,严厉打击农村黑恶势力、宗族恶势力,抵制大操大办、宗教迷信思想。
作者:伏晓春
系银川科技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
地址:宁夏银川市西夏区金波北街培华路1号
电话:0951-5181555(院办) 0951-5181999(招办)
邮编:750021
欢迎关注
马克思主义学院
微信公众号
版权所有:银川科技学院 宁ICP备09000488号 宁公网安备 6401050200013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