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通知公告
当前位置: 首页 > 通知公告

中国矿业大学银川学院课程思政建设实施方案

发布时间: 2020-12-03

 

中国矿业大学银川学院课程思政建设实施方案

  (2021年-2025年)

  课程思政是高校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重大战略举措。为深入贯彻落实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精神,根据教育部《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教高〔2020〕3号)和自治区教育厅《关于深入推进全区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实施意见》(宁教工委〔2020〕54号)等文件要求,推进全员全过程全方位育人,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和各环节,充分发挥课堂教学主渠道作用,使各类课程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实现全课程育人,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结合学校实际,制定本建设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和习近平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的重要讲话精神,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紧紧围绕“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这个根本问题,牢牢把握立德树人这一根本任务,按照价值引领、能力达成、知识传授的总体要求,深化学校课程思政教学改革,发挥各类课程育人作用,教育和鼓励学生把自己的理想同祖国前途和中西部的发展、把自己的人生同民族的命运紧密联系在一起,努力培养具有我校“人品好、本领好、身体好”三好特色明显、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二、总体目标

  紧紧围绕区域和地方经济社会发展需求,结合学校应用型高水平本科高校建设发展定位和人才培养目标,通过五年的改革和建设,达到如下目标:

  (一)深入挖掘拓展学校各类课程中蕴含的思想政治教育元素和真、善、美基因,在抓好思政课程教学这个主阵地的同时,充分发挥其他各门课程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切实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提升思想政治教育亲和力和针对性,形成全员育人、全过程育人、全方位育人格局,学校思政工作全面加强,推动应用型高水平本科高校建设。

  (二)健全学校协同推进课程思政建设体制机制,统筹做好各教学单位、各专业、各类课程的课程思政建设,建立全面覆盖、类型丰富、相互支撑的课程思政体系,发挥专业课程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实现专业教育和思政教育的有机统一。

  (三)全面提升教师开展课程思政建设的意识和能力,形成科学有效的课程思政建设质量评价体系和激励机制,做到每门课程都能“守好一段渠,种好责任田”,全面提高立德树人的成效,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四)注重示范引领,打造课程思政建设示范课程、设立课程思政建设研究项目,选树课程思政优秀教师和教学团队,建设课程思政示范学院,构建一套具有我校特色的“课程思政”育人体系、形成具有鲜明特色的课程思政教学成果。

  三、基本原则

  (一)做好顶层设计

  2021年在修订新版本科人才培养方案时,根据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总体目标,遵循思想政治工作规律、教书育人规律和学生成长规律,把课程思政内容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融入方案,进一步提高全体教师对课程思政工作认识,提高教师将思想政治教育融入各类课程教学能力,明确课程育人目标,调整和改进评价体系。

  (二)坚持改革创新

  积极开展课程思政教学改革试点工作。引导教师在熟悉教材的基础上,挖掘所讲授课程的德育元素和真、善、美基因,将其融入各类课程教学。推进信息技术在课程教学过程及教学资源建设中的应用,强化以课程育人目标为导向的教学方法和手段的改革,逐步实现思政元素全面融入人才培养全过程。

  (三)注重协同育人

  将思想政治课程教学、课程思政教学与实践课育人作用相结合,既突出特点,各美其美,又注重实践训练、社会认知,实现协同育人。

  重点任务与计划安排

  (一)提升全体教师课程思政的意识与能力

  1. 强化教师课程思政意识和习惯养成

  转变教师重知识传授,轻能力培养和价值引领的观念,通过多种方式,引导广大教师树立“课程思政”的理念,以思想引领和价值观塑造为目标,带动广大教师既要当好“经师”,更要做好“人师”。充分运用名师讲堂、思政课与专业课教师交流研讨、教材教案编写、教学名师授课示范、闽宁高校(集美大学)对口帮扶等手段,开展思想政治教育技能培养。有关部门、各学院要充分运用入职培训、专题培训、专业研讨、集体备课等手段,强化课程思政教学改革工作,让广大教师能利用课堂主讲、现场回答、网上互动、课堂反馈、实践教学等方式,把知识传授、能力培养、价值引领融入到每门课程教学过程之中。选树30名校内课程思政优秀教师和5名自治区级课程思政教学名师。

  责任部门:党委办公室、党委宣传部、人事处、教务处、马研部、各二级学院

  进度安排:2021-2025年,每年校内选树6名课程思政优秀教师,自治区级1名,并持续改进。

  2.开展“课程思政”的大讨论和教学设计活动

  在全校组织开展“课程思政”学习讨论,邀请相关专家、学者对“课程思政”进行专题辅导和深入解读,加深教师对“课程思政”的内涵、目标及原则的理解,促进教师将思想教育贯穿于教育教学过程。每学期各教研室至少召开1次“课程思政,立德树人”专题研讨会。

  各教学单位实施“课程思政”教学设计活动。按照《课程思政教学设计编制指南》(附件1)要求,每学期开展1~2次示范观摩课,重点对融入课程课堂教学的思政教育元素进行把脉;组织教学团队开展课程思政集体备课活动,着重围绕“备内容、备学生、备教法”,发挥团队合力,凝聚智慧,提升课程思政教学效果;不断总结经验,优化做法,深入落实“三全育人”教育理念。选树10个校内课程思政优秀教学团队和3个自治区级课程思政优秀教师团队。

  责任部门:教务处、党委宣传部、人事处、马研部、各二级学院

  进度安排:2021-2025年,每年校内选树2个校内课程思政优秀教学团队;从2022年起,每年选树1个自治区级优秀教学团队,并持续改进。

  3.发挥自治区教学名师和一流基层教学组织的示范引领作用充分利用

  自治区高校教学名师工作室(伏晓春、刘雄飞),4个自治区一流基层教学组织(数学教研室、财务管理教研室、英语教研室、传媒综合教研室)的引领示范作用。加强思政教师与专业课骨干教师在集体备课、教学工作例会等方面开展联谊、沙龙等活动,发挥课程思政教学改革中的示范引领作用。

  责任部门:教务处、马研部、各二级学院

  进度安排:此项工作长期坚持,持续改进。

  (二)构建课程思政教学体系

  4.修订完善人培方案和课程大纲根据专业特点有针对性地修订2018版人才培养方案和课程大纲,构建科学合理的课程思政教学体系,将“课程思政”理念融入到人才培养方案中。根据不同课程的特点和育人要求,分别明确公共基础课、专业课、实践类课程的课程思政建设重点,充分梳理各门课程的德育元素,修订完善课程教学大纲,确保每一门课程中有机融入思政元素。建设3-4个校级课程思政建设示范学院,1~2个自治区级课程思政建设示范学院。课程思政示范学院建设指标见附件2。

  责任部门:教务处、各二级学院、马研部

  进度安排:人培方案修订工作在2021年新的人才培养方案修订中落实。校级课程思政建设示范学院自2021年,每年选树1个,自治区级自2022年每年推荐1个。

  5.增强公共基础课程育人功能

  根据不同学科专业性质特点,把握好所要挖掘拓展的重点。哲学社会科学类通识课程要突出体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理论成果,重视价值引导和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引导学生自觉弘扬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不断增强“四个自信”;自然科学类通识课程要突出培育科学精神、探索创新精神,注重把辩证唯物主义、历史唯物主义贯穿渗透到专业课教学中,引导学生增强人与自然环境和谐共生意识,明确人类共同发展进步的历史担当;人文艺术类通识课程要突出培育高尚的文化素养、健康的审美情趣、乐观的生活态度,注重把爱国主义、民族情怀贯穿渗透到课程教学中,帮助学生树立起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体育类课程要主动与德育相融合,进一步完善体育俱乐部教学,引导学生养成运动习惯,掌握运动技能,发展健全人格,弘扬体育精神。

  责任部门:教务处、教师教育学院、马研部

  进度安排:2021-2025年,每年立项建设2门公共基础课的课程思政示范课(建设指标见附件3)和1门思政精品课。

  6.加强专业课程的思想价值引领

  将思想价值引领贯穿于教学计划、课程标准、课程内容、教学评价等主要教学环节。在专业课教学过程中,重点培育学生求真务实、实践创新、精益求精的精神,培养学生踏实严谨、吃苦耐劳、追求卓越等优秀品质。学校每年立项部分课程思政教学改革项目,提高课程教育教学质量。课程思政示范课程建设要求如下:

  (1)修订课程教学大纲。新教学大纲须确立价值塑造、能力培养、知识传授“三位一体”的课程目标,并结合课程教学内容实际,明确思想政治教育的融入点、教学方法和载体途径,注重思政教育与专业教育的有机衔接和融合。

  (2)制作新课件(新教案)。根据新教学大纲制作能体现课程思政特点的新课件(新教案)。

  (3)提供教学改革典型案例和体现改革成效材料。本课程开展课程思政改革中的典型案例(含视频、照片、文字等多种形式);本课程学生反馈与感悟,以及其它可体现改革成效材料。

  责任部门:各二级学院、教务处

  进度安排:2021-2025年,每年各学院立项建设至少1-2门本专业课程思政示范课(建设指标见附件3)。

  7.开发具有德育元素的特色实践课程

  根据学校学科专业定位和一流专业建设点,聘请区内外知名专家、课程思政优秀教师,结合我国现代工业体系建设、科学技术发展、疫情防控,以及自治区“互联网+教育”示范区建设和“十四五”期间重点发展的九大特色产业等方面取得的成果和基础,开展具有学科特色的系列课程思政讲座,鼓励校内骨干教师联合校外实践教学基地共同开发、建设具有德育元素的特色实践课程,使广大学生通过实践课程进一步激发爱国主义情怀和民族自豪感。组织教师教育学院骨干教师开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讲座和系列社会实践活动,激发学生传承民族文化、弘扬民族精神的历史责任与担当。

  责任部门:教务处、马研部、各二级学院

  进度安排:2021-2025年,每年各学院建设1-2门本专业实践类课程思政示范课(建设指标见附件3)。

  (三)加强课堂教学管理

  8.完善课堂教学管理制度

  教师是课堂教学的直接组织者和实施者,对顺利完成课堂教学任务负有主要责任,要做到为人师表、教书育人,秉持教师的职业操守。教师要利用课堂主渠道实施立德树人,将政治认同、国家意识、文化自信、公民人格、人文情怀和科学精神等核心理念融入课堂教学,在知识传授中融入精神培育和价值引领。

  责任部门:教务处、督导委、马研部、各二级学院

  进度安排:以学校印发的《中矿大银川学院课堂教学质量管理体系与评价指标》《中矿大银川学院教师教学质量评价办法》为基础,适时全面开展课堂教学质量评估工作,并长期坚持和持续改进。

  (4)改革学生学业考核,促进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

  改革学生学业考核方式树立科学成才观念,结合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建立以德为先、能力为重、全面发展、面向人人的德智体美劳过程性评价体系,改变只用末端分数考核的单一方法,形成多维评价学业的考核机制。进一步引导学生坚定理想信念、厚植爱国主义情怀、加强品德修养、增长知识见识,培养奋斗精神,增强综合素质。继续强化考风考纪教育,端正学生学习态度,增强学生诚信、守纪意识,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全面发展。

  责任部门:教务处、学工处、马研部、各二级学院

  进度安排:2021年全面启动学生学业考核方式改革,分阶段实施;考风考纪教育工作已实施,继续长期坚持,持续改进。

  (五)完善教师教学业绩评价体系

  10.完善教师教学业绩评价

  坚持把师德师风作为第一标准,将教书育人作为核心内容改革教师评价制度,发挥考核评价指标的导向作用,把课堂教学中的师德表现和课程思政教学效果作为业绩考核、职称评聘、评优奖励的首要要求。在课程建设、课程教学组织实施、课程质量评价体系建立中,注重将“价值引领”功能的增强和发挥作为重要因素;在教学过程管理和教学质量等业绩评价中将“价值引领”作为一个重要监测指标。从源头、目标和过程上强化所有课程融入德育教育理念,并在教学建设、运行和管理等环节中落到实处。在课程教学大纲、教学设计等重要教学文件的审核中重视“知识传授、能力提升和价值引领”同步提升的落实程度;在示范课程的遴选立项、评比和验收中设置“价值引领”或“德育功能”指标;将学生受益反馈作为评价教师课程思政能力的重要指标,并注重运用课程思政建设成果,推广其有效作法和经验,形成全员育人氛围。根据新时代高校教师职业行为准则,建立师德失范行为通报警示制度。

  责任部门:教务处、督导委、人事处、各教学单位

  进度安排:此项工作2021年底完成各类评价表中“价值引领”功能设置;持续改进。

  (六)开展课程思政授课“大练兵”活动

  11.开展课程思政“大练兵”活动

  结合青年教师教学竞赛、自治区智慧教学竞赛等各类各级教学竞赛,举办课程思政教学设计大赛,举行课程思政观摩教学,检验教师的课程思政意识、能力及效果,达到“以赛促教”目的。

  责任部门:教务处、督导委、宣传部、各教学单位

  进度安排:此项工作2021年启动,每年坚持,持续改进。

  (七)总结典型案例

  12. 总结典型案例

  总结“课程思政”成效好、反响佳的教学案例,形成参考性强、推广价值高的典型案例,推举为自治区课程思政优秀教师(教学团队)或优秀课程思政教改项目。同时,将其列为学校优秀教学成果奖的优先评选对象。为其他教师提升课程育人效果提供借鉴,构建出一套具有我校特色的“课程思政”育人模式。

  责任部门:教务处、督导委、各教学单位

  进度安排:此项工作2022年启动,每年坚持,2025年完成。

  五、保障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

  成立学校课程思政工作领导小组,建立党委统一领导、党政部门和各教学单位协同配合的工作机制,统筹推进课程思政教育教学改革工作。组长由党委书记、校长担任,副组长由常务副校长、分管教学副校长和分管学生工作副校长担任,成员有教务处、人事处、学工处、组织部、宣传部负责人及院(部)党政负责人,具体名单见附件4。

  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办公室设在教务处。

  (二)加大舆论宣传

  由党委宣传部牵头,各二级学院(部)、各部门充分利用网站、微信、广播、电子屏、宣传栏等校园媒体,大力营造“课程门门有德育,教师人人讲育人”的舆论氛围,及时总结反映课程思政经验做法。

  (三)完善相关制度

  相关部门在队伍建设、岗位聘用、考核评价、评优奖励、成果应用、选拔任用等方面梳理完善规章制度,为课程思政教学改革工作提供有力保障。

  (四)提供经费支持

  学校设立经费保障课程思政教学改革稳步推进。通过项目形式对课程思政工作提供资助,并根据年度考核结果实施动态管理,确保专项建设项目顺利实施;对于组织开展课程思政工作成效突出的教学单位给予奖励。鼓励各教学单位设立专项经费,保障课程思政工作推进有力。

  六、本建设方案自颁布之日起施行,由教务处负责解释。

  中国矿业大学银川学院

  2020年12月2日

联系方式

地址:宁夏银川市西夏区金波北街培华路1号

电话:0951-5181555(院办) 0951-5181999(招办)

邮编:750021

 

欢迎关注

马克思主义学院

微信公众号

Produced By CMS 网站群内容管理系统 publishdate:2024/07/02 13:32: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