鲜花,向阳而开;青年,向上生长。暑假期间,马克思主义学院“小康我见证”基层服务践行团走进银川市兴庆区掌政镇开展“三下乡”社会实践,将思政课堂从校园教室搬到了农村社区、田间地头,见证在党的领导下脱贫攻坚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定性成就,引导青年学生积极投身基层服务,开展敬老慰问、教育帮扶和法治宣讲,践行时代担当,在社会大课堂中受教育、长才干、作贡献。
党建引领,新创移民安居家园
作为脱贫攻坚战的标志性工程,易地扶贫搬迁建设任务的全面完成是具有里程碑意义的巨大成就。掌政镇新创家园社区成立于2020年12月,是全区规模最大的县外劳务移民易地集中安置区,居民全部是“十三五”期间从宁夏南部山区西吉、海原、彭阳搬迁而来的移民。他们是如何做到从“移居”到“安居”的?带着这个疑问,“小康我见证”基层服务践行团走进了掌政镇新创家园社区。社区党委书记施建锋向实践团详细介绍了他们在移民搬迁安置、产业发展、劳务输出、创业示范、文化创建、基层治理等方面的具体做法和取得的成果。据施书记介绍,新创家园社区从无到有,从“移居”到“安居”的关键在于始终坚持党建引领,坚决贯彻习近平总书记2020年6月视察宁夏重要讲话精神,不断完善移民搬迁扶持政策,重点解决产业、就业、社会融入三件事情,并创新性推出“四融四同”举措,让移民的钱袋子鼓起来,腰杆子硬起来,实现了从窑洞到楼房,农民变居民,客人变主人,从无到有从新开创出如今的安居家园。
实地考察,见证农村小康成就
小康不小康,关键看老乡,百闻不如一见。实践团行走在新创家园社区,一排排移民新居鳞次栉比,一条条硬化马路四通八达,还有店铺林立的商业街、宽敞开阔的广场、干净明亮的排练厅、内容丰富的图书室、形式多样的娱乐室。走进新创家园社区新时代文明实践站,这里的日间照料中心通过购买养老服务为60岁以上的老年人、残疾人、兜底户提供就餐、爱心助浴、健康诊疗、康复训练、保健按摩、洗衣及老年棋牌等服务,为老年人老有所养、老有所乐提供了一个舒适、悠闲的生活空间。同时还承载儿童娱乐、红领巾课堂、健康讲座等服务,在节假日组织一些亲子活动,让孩子在课余和假期拥有另一个温暖的家。参观中实践团成员忍不住感叹:“这移民社区的建设和各项服务一点不比城市社区差”!
产业引领乡村致富路。在掌政镇农业综合服务中心干部华楠和社区工作人员的带领下,实践团成员乘车来到了掌政镇五渡桥农业产业示范园进行参观。五渡桥农业产业示范园区一、二期项目占地面积400亩,一栋栋智能化大棚绿意盎然。据工作人员介绍,示范园通过“支部+企业+农户”的发展模式,引进优秀农民专业合作社,种植多种特色农产品,每年既可以增加村集体收入近30万元,还可以为结对发展的新创家园移民增加80多万元收入。“以前冬天就闲了要赚钱得去外地打工,现在发展设施农业,在家附近就一年四季都有事干有钱赚,下班后还能照顾家里的老人和孩子”,交谈中一位在基地工作的大哥说到。
随后实践团继续参观了辖区的凤凰花溪谷生态农业休闲旅游观光园,集花卉种苗繁育、加工销售、观光旅游、科普展示、智慧拓展、文创体验、健康养生等为一体,是城市居民生活的后花园,也是移民群众稳下来、富起来的有力支撑。从单一农业到发展多样化特色产业和实现三产融合,通过参观,实践团对于新时代农村与农业、农民有了新的认识,亲身感受到现代化农业的魅力,见证了党的领导下农村全面小康社会建设取得的巨大成就。
田间地头,“自找苦吃”,收获甘甜
中国的全面小康是党团结带领人民奋斗出来的小康,是几代人苦干实干、接续奋斗出来的。“不当客人当主人,不当游客当老乡”,“小康我见证”基层服务践行团走进种植户蔬菜地,卷起裤脚,挽起衣袖,帮助种植户一起拔除豆角地里的杂草,以脚踏实地的姿态与群众打成一片。汗水湿透了他们的衣衫,但他们的热情丝毫不减。团队成员一边劳动一边与种植户交流,了解收入情况、生活的变化、对未来的打算等等。从课堂走向自然,从书本走向实践,让大家对“小康生活是奋斗出来的”有了更深切的理解,也更加懂得粮食的来之不易,今天幸福生活的来之不易。实践团金倩同学表示:“劳动虽然辛苦,但看到除完杂草后清清爽爽的蔬菜地,心里却有那么一点甜丝丝的,那是一分耕耘一分收获的踏实与满足。”
走家串户,敬老扶助,倾听移民心声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尊老、敬老、助老的中华优秀传统永远值得青年人继承和发扬。实践团在新创家园社区工作人员的带领下,带上备好的慰问品开展探访慰问社区困难家庭老人的活动。真诚的微笑、亲切的问候,与老人们细心的交谈,了解老人的身体状况,生活中还存在哪些困难,帮助老人收拾屋子,为老人们的生活注入暖意和活力。
走家串户,调研访谈,倾听移民心声。实践团成员分为两组展开入户访谈,了解村民搬迁后的适应情况、就业状况、子女教育、医疗保障等方面的问题。村民们非常配合,畅所欲言,分享了他们在新环境中的喜乐。“住上了干净舒适的新楼房,门口就有幼儿园,小学中学也都在附近,生病有社保可以报销,社区工作人员也非常关心我们的生活,相比从前,已经非常幸福了!”访谈中一位朴实的老大娘的回答道出了绝大部分村民的心声。调研中部分村民表示,搬迁后各方面条件得到了显著改善,但在就业机会和技能培训方面仍有较大需求。同时,部分家庭也对子女在新学校的适应情况、学习状况表示关注。就调研访谈中村民提到的问题与需求,实践团向社区工作人员进行了反馈和交流,相关工作社区也在持续推进当中。
教育帮扶,法治宣讲,助力新征程
教育是乡村振兴的基石。实践团成员在对社区居民的走访调研中和在与社区党委书记施建锋的交流中了解到,部分移民家庭的孩子因为父母自身文化水平所限,在课余督导孩子学习完成作业方面存在困难。实践团结合团队成员的专业特长积极为学业辅导有困难家庭的孩子提供帮助。既能为社会做出贡献,又能在实践中得到锻炼提高,实践团希望把这样的一项帮扶活动长期进行下去。这样的想法得到了社区施书记的高度肯定与大力支持。在与施书记深入沟通后,双方商定由社区根据村民家庭需求和实践团成员专业方向,筛选出相应的需要帮扶家庭与实践团成员进行一一结对,在孩子放学后线上辅导孩子完成作业。
乡村振兴,法治同行。在新创家园社区服务中心,实践团用通俗易懂的语言重点宣讲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乡村振兴促进法》,宣讲与农民切身利益相关的保障措施、扶持政策,突出宣传涉农法律法规,农村土地承包、土地保护、防范非法集资等农业农村相关法律法规及政策,引导群众进一步树立法治意识,合理运用法律武器维护自身合法权益。
社会实践是一堂最鲜活的思政课,此次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为实践团成员搭建起了“理论联系实际”的锻炼平台。在实践活动结束后的分享会上,实践团成员吕颖同学感叹到:“这次‘三下乡’社会实践让我对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具象化了,真切感受到正是因为有中国共产党的正确领导才有移民群众生活的翻天覆地的变化”。实践团成员马彩萍表示通过这次活动安排的讲解介绍、实地参观、调研访谈,亲身见证了农村脱贫攻坚和全面小康社会建设取得的巨大成就,很感动无数人为此做出的努力。“慰问老人、帮扶孩子、法治宣讲,能用实际行动为乡村振兴贡献出自己的一点点力量,很开心!”实践团寇雅雯如是说。实践团其他成员也一一分享了他们参与这次实践活动的收获与感悟。实践团李瑞华老师在听完同学们的分享后也非常感慨:“课堂上讲千遍不如带学生实地走一遍。同学们在实践活动中用脚步丈量、用眼睛发现、用耳朵倾听、用内心感应、用行动回应,这堂‘行走的思政课’入脑入心入行!。”
走过千山万水,仍须跋山涉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不是终点,而是新生活新奋斗的起点。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上,广大青年学子大有可为。未来,实践团成员们将带着这次“三下乡”社会实践的宝贵经验,继续努力学习专业知识技能,积极实践,在实践中感受城乡蓬勃发展的脉搏,用自己的青春与活力,在服务人民中增长见识、增长才干,践行青年时代担当。
地址:宁夏银川市西夏区金波北街培华路1号
电话:0951-5181555(院办) 0951-5181999(招办)
邮编:750021
欢迎关注
马克思主义学院
微信公众号
版权所有:银川科技学院 宁ICP备09000488号 宁公网安备 6401050200013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