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闻动态
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动态

【教学】德育教研室举行《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集体备课暨听评课活动

发布时间: 2025-03-27

为深化思政课教学改革,提升《中国近现代史纲要》(以下简称“纲要”)课程教学质量,德育教研室于3月26日在A2-401教室召开“以评促教强实效 守正创新育新人”为主题的集体备课暨听评课专题研讨会。活动聚焦课程建设难点,通过公开课展示、教师点评、经验共享等形式,总结优秀教学经验,剖析现存问题,共谋改革路径。

评课会上就公开课亮点,教师们点评道,陈钰老师以“二十世纪初,有两座城市改变了世界,一个是欧洲的彼得堡,另一座是中国的什么?”为导入,通过辛亥革命爆发的“三势”为案例,串联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思政元素,直观呈现革命爆发的猛烈势头,强调辛亥革命爆发的历史必然性,实现“历史故事趣味性与理论严肃性”的有机统一。罗玲玲老师在“中国人民在精神上由被动转为主动”专题中,挖掘新文化运动特别资源,引入最新党史研究成果,强化历史逻辑与理论阐释,破解“新文化运动新在哪里”的教学难点,展现专题授课的学术性与现实性的交互融合。

就听课及备课中的问题,教师们也进行了深入探讨,部分教师反映,课时压缩与内容取舍的平衡难题,导致教学重点模糊。建议通过“单元化整合”优化内容结构,如将“早期探索”专题提炼为“中国早期追求近现代化道路的三重方案”,以近代化主线串联碎片化史实。

对于课堂管理效能提升问题,教师可将教室前排就座的选择权交由学生,通过学习通互动的方式,让学生自动自觉自愿走向前排。针对部分课堂仍以单向讲授为主,互动模式单一化问题。可参考陈钰老师的方法,循循善诱引导学生在历史情境中参与课堂讨论,深化对历史规律的理解,提升课堂参与度,激发学生主体意识。也可推广江西科技学院“问题链+案例库”模式,如以“改革开放何以成为关键一招”为议题,引导学生通过史料辨析、横向对比自主建构结论。

守正创新,深耕育人沃土。马克思主义学院“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负责人张晓慧老师在总结中强调,思政课教师需以‘大历史观’统领教学,既深挖理论‘富矿’,又贴近学生认知特点,让历史照进现实。希望,在后续的听评课中,德育教研室教师能继续发挥各自特点,精准点评,推动优秀案例的集合,持续破解内容精简与深度拓展的矛盾。

本次备课会以问题为导向,以创新为动力,为《纲要》课程高质量发展注入新动能。德育教研室将一如既往坚定执行学校、学院各项方针,持续推进“听评课常态化”“教学反思制度化”,打造有高度、有深度、有温度的思政金课,为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筑牢思想根基。

马克思主义学院/文张晓慧/图刘丽萍

联系方式

地址:宁夏银川市西夏区金波北街培华路1号

电话:0951-5181555(院办) 0951-5181999(招办)

邮编:750021

 

欢迎关注

马克思主义学院

微信公众号

Produced By CMS 网站群内容管理系统 publishdate:2025/04/02 14:25: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