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哲学社会科学的重要论述,全面落实党中央关于哲学社会科学工作的重大决策部署,7月14日至18日,自治区党委宣传部举办了2025年全区哲学社会科学教学科研骨干研修班,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概论教研室主任王更芳参加了此次研修。
7月26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概论教研室举办了2025年全区哲学社会科学教学科研骨干研修线上交流汇报暨暑期第一次集体备课会,王更芳在会上向教研室全体教师分享了此次研修的主要内容及收获。研修班上,来自区内各领域的专家学者,围绕培训主题,通过专题讲授、小组研讨、视频学习等形式,对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部分专题内容,进行了深刻且生动的讲解。通过参加此次研修,对于提升教师的哲学社会科学教学科研能力具有重要意义,将助力教师在相关领域取得更好的教学与科研成果,推动教学科研进一步发展。
汇报交流结束后,教研室举办了暑期第一次集体备课会。备课会围绕王更芳老师此次研修交流汇报提出的“两个维护”的深刻内涵、习近平文化思想的主要内容、如何一体推进教育科技人才事业发展等核心理论问题进行了深刻研讨,并结合教材和教学实际,将党的创新理论及时准确深刻地融入备课中,为新学期谋篇布局、奠定基础。
结合此次研修学到的新知识新技能,王更芳对教研室教师提出两点新要求。
第一,立足工作实际,确定研究方向。明确研究方向,对提升教育质效具有关键意义。从教学实践看,明确方向能让教师深耕特定领域,将理论精髓与现实案例深度融合,使课堂内容更具系统性和说服力,避免因研究泛化导致的教学浮于表面;从科研创新角度看,明确方向可集中精力跟踪学科前沿,形成持续研究积累,产出有深度的学术成果,为思政教育理论发展注入新动能;从应对时代课题看,明确方向能让教师精准回应学生关注的热点问题,将研究成果转化为解疑释惑的教学资源,增强思政教育的针对性和亲和力,切实担负起立德树人的使命。
第二,加强团队协作,构建共享机制。鼓励教师打破知识壁垒与个人局限,主动分享研究成果、教学案例及困惑难题。通过组内研讨、跨组交流等形式,对教学目标、重难点突破、教学方法设计等进行共同打磨,形成可复制、可借鉴、可优化的备课资源库,实现智慧互补与成果共享。一个人可能走的很快,但一群人可以走的很远,坚决杜绝团队成员不关心、不上心、不走心、不用心的现象。
暑假教师集体备课是保障新学期教学有序开展的重要环节。从教学衔接来看,经过假期沉淀,集体备课能系统梳理上学期教学遗留问题,统一新学期教学进度、目标与重难点,避免因教师个体备课差异导致的教学断层,确保课程体系连贯性;从质量提升而言,相对自由的工作时间使得教师可以停下匆忙赶路的脚步,认真总结思考,准确把握教学核心,更新教学理念,提升备课效果。经过一个假期的休整,教师将以更从容的心态将假期学习与教学实践深度融合,在专项打磨中锤炼教学技能,逐步形成个性化教学风格,为长期职业发展积蓄能量,实现个人成长与教学质量提升的双向奔赴,赋能学院教学科研高质量发展。
图、文/王更芳
地址:宁夏银川市西夏区金波北街培华路1号
电话:0951-5181555(院办) 0951-5181999(招办)
邮编:750021
欢迎关注
马克思主义学院
微信公众号
版权所有:银川科技学院 宁ICP备09000488号 宁公网安备 6401050200013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