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入贯彻落实新时代高校教师队伍建设要求,切实扛起思政课立德树人根本任务,9月24日下午14时,马克思主义学院在A1-105组织召开师德师风专题培训会。会议特邀银川科技学院教务处处长、教师教学发展中心主任宋海涛以“立德树人 行为世范——新时代高校教师的使命与担当”为主题作专题培训,学院全体教师参会,现场签署《银川科技学院师德师风承诺书》,培训会由院长伏晓春主持。
宋海涛处长围绕新时代高校教师的使命与担当,从师德师风的内涵意义、建设依据、存在问题、践行要求、考核机制及教师修养自我提升六个维度,系统阐述了新时代高校教师师德师风建设的核心要义。通过解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师德师风的系列重要指示以及《新时代高校教师职业行为十项准则》等国家政策文件,为教师践行师德师风提供了根本遵循。针对当前师德师风存在的学术不端、师生关系异化、政治方向偏差等问题,宋海涛处长结合典型案例与数据进行深入剖析,并从制度漏洞、评价体系偏差、监督惩处不力等方面分析根源,引导教师引以为戒。同时围绕师德师风考核机制与教师修养自我提升,宋海涛处长提出通过“一票否决制”“师德标兵”表彰等强化考核激励,建议教师从转变教育观念、重构教学内容、掌握数智技术、优化课堂管理等方面发力,尤其针对思政课教师,强调需在政治、情怀、思维、视野、自律、人格六方面锤炼自我。
会议现场,全体教师庄重签署《师德师风建设承诺书》,承诺恪守教育初心,严守师德底线,将立德树人融入教育教学全过程,以实际行动践行“为党育人、为国育才”使命。
伏晓春院长在总结中强调,本次培训会是一堂有深度、有温度的思政课,通过系统讲解与案例分析,让全体教师深刻把握师德师风建设的政治内涵与时代价值,凝聚育人思想共识;也是一场聚焦思政教师成长的专题培训课,精准回应师德师风提升需求,既划定职业操守“红线”,也明确道德追求“高线”,为教师涵养教育情怀、强化责任担当提供清晰路径;更是一次推动思政课提质的方法提升会,从教学理念革新到数智技术应用,从课堂管理优化到评价体系完善,为教师破解教学难题、提升育人实效提供有力支撑。
思政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思政课教师作为学生成长的引路人,其师德师风直接关系人才培养质量,马克思主义学院全体教师将以此次培训为契机,将所学所悟融入教育教学实践,坚守“为党育人、为国育才”初心使命,不断提升师德修养与教学能力,为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贡献力量。
马克思主义学院/文、图张晓慧
地址:宁夏银川市西夏区金波北街培华路1号
电话:0951-5181555(院办) 0951-5181999(招办)
邮编:750021
欢迎关注
马克思主义学院
微信公众号
版权所有:银川科技学院 宁ICP备09000488号 宁公网安备 64010502000132号